迎新谷,嘗新米,與我們一起過嘗新節吧!
“倬彼甫田,歲取十千。我取其陳,食我農人。自古有年。今適南畝,或耘或耔。黍稷薿薿,攸介攸止,烝我髦士。以我齊明,與我犧羊,以社以方。我田既臧,農夫之慶。琴瑟擊鼓,以御田祖。以祈甘雨,以介我稷黍,以穀我士女?!?/span>
這是《詩經·小雅·甫田》中的詩句。此詩是周王所作,是一首祈年樂歌,說的是每年夏季糧食豐收在望,準備開鐮收割之前,祭祀天地、祖先、四方之神及農神的盛典,祈求各路神靈保佑來年繼續風調雨順,五谷豐登。表達了周王室和廣大農民慶祝豐收的喜悅之情。這種祭祀活動后來即演變為嘗新節,一直流傳至今。
在衡陽縣,除了每年農歷新年一外,最熱鬧的就是“嘗新節”,嘗新節雖然定在每年農歷七月初七,但實際舉行的時間都會由各家各戶在每年夏歷六七月間,根據新谷登場也就是早稻豐收的時間來舉行。過嘗新節那天,各家主婦一大早就會蒸好米飯,煮好鮮魚,祭祀過祖先后,全家聚餐,以此預祝五谷豐登,以往,嘗新節都是家家戶戶自己辦,今年衡陽縣早稻畝產測產較去年每畝增產10%,為慶祝豐收,三湖鎮福城村的倉前祖庭格外熱鬧。王氏族人決定聚在一起過一個熱鬧的嘗新節。
這次稻谷豐收,少不了訂單生產的前期技術指導和物資支持,以及村民們的互相幫助,角山米業的簽約種糧大戶王水斌邀請村民們歡聚一堂,村民們在祠堂門前準備好了剛摘下來的新鮮蔬果和當季新割下來烘干的稻谷,大家聚在一起吃新米,捕新魚,度過熱鬧喜慶的一天。嘗新節也是承上啟下的一個節日,因為正值雙搶時節,嘗新節正好提示大家抓緊時節收早稻,種晚稻。
現在大家已經過上了不愁吃不愁穿的生活,多數人已弄不清是哪一天會吃到新米,哪一天嘗過新。但如今交通發達,物流方便,物質豐富,市場上新鮮果蔬不斷,我們的生活,天天都是嘗新節。
迎新谷,嘗新米
吃角山米,與我們一起嘗新
上一篇:經銷商魏源:一起,向未來
下一篇:我們用剩飯,實現了零食自由